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详谈此次参会将提出的建议与思考。
此次参会,李金波带来5份建议,他将围绕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家电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中国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设立“中国工程师节”、推广无液氦技术在医疗领域运用等议题建言献策。
助力“银发族”居家养老
现代生活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支持,智能产品、信息化技术为生活带来便利。然而,在日益智能化的生活环境里,老年人群体由于支付能力、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种种原因,难以享受到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为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比为13.5%。与2010年相比,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养老压力。基于此,关爱老年人、加强智能家居适老化、助力居家养老成为近两年的热点话题。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到了适老化改造,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通知》和《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则着力解决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
在李金波看来,老年人群体一方面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难以享受到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仍很大,农村地区老龄化更明显。对于低收入、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比例低,居家养老更加困难重重。
基于上述问题,李金波提出三方面建议:其一,结合城乡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家庭适老化改造标准,建立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示范区;其二,建立和完善“智能服务型社会组织”的管理机制,切实营造老年人智能生活有益环境;其三,鼓励和支持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制定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标准,让更多智能产品变得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和应用。
以美的集团的实践为例,基于“用户直达”战略,美的集团将“银发族”视为重要用户群体之一,并投入相应资源。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美的集团谋求主动引领适老化家电这一领域。
“适老化产品需要投入更多关注和资源去推进。”李金波告诉记者,适老化产品虽然起步较早,但之前大多以工程师的角度来研发,还缺乏对老年人群体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以推动产品迭代。
推动家电产业提质增效
除了关注智能家电的适老化改造,李金波还在此次参会建议中将注意力放置于中国家电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从行业背景来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家电行业在世界市场上已占有重要地位,生产规模持续数年稳居世界首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电企业与国际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李金波看来,当前我国家电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他指出,当前不少国家对我国家电产品发起了增加关税、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通过制定信息技术标准、劳工安全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家电的出口。与此同时,家电行业大多属于技术或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印度、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和成本已经不具备优势。
除此之外,不能忽视的影响因素还有近两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国际物流费用成倍增长,家电企业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不得不牺牲利润以换取销量。对此,李金波也谈到自己的忧虑:“家电制造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处于‘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和自身产业升级转型’的困境。”
虽然中国家电行业内部面临挑战,但全球家电市场却在疫情发生以来仍保持增长。对大家电产品而言,疫情只是打乱了消费节奏,零售规模依然增长。而小家电产品也受“宅经济”的推动,在近两年一直保持较高增长。
“疫情给全球家电市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前正是加大发展海外市场和经营全球品牌的好时机。”李金波认为,疫情为中国品牌进军欧美传统市场、进行品牌破局提供了更多机会。与此同时,全球高端家电消费取得高增长,消费升级也倒逼中国家电企业的产品必须向高端靠拢。
基于上述情况,李金波在建议中提出,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家电品牌深度参与全球竞争。通过资金补贴、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帮助家电企业摆脱当前面临的国际物流成本高企、加征关税、核心零部件供应短缺等困境,为我国家电产品进军国际高端市场提供资金、政策等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