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安全显然是智能家居的一个主战场,以可视门铃、智能猫眼、智能门锁为代表的三类产品,正在冲击家用安防新蓝海。这其中,以智能门锁最具代表性,从传统的门锁企业,到家电、安防、互联网品牌,再到智能家居企业,都在积极入局“千锁大战”。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门锁市场(仅包含支持无线联网且可以实时查看门锁状态的智能门锁)预计出货659万台,同比增长15.4%。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高端智能门锁去年快速成长,并成为了主要驱动力。下一步,通过技术的逐步完善、安全性能的不断提升等因素,将进一步推进整体市场的接受度,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刘云认为,由于智能门锁在中国家庭的渗透率还比较低,因此增长空间非常广阔。未来几年,智能门锁市场增速基本保持在30%以上。截止2022Q3市场数据来看,小米、凯迪仕、德施曼、华为、鹿客占据市场前五,留下43.5%的份额给其余厂商。从市场格局来看,智能门锁的接受度、认可度在逐渐提升,因此不断吸引新玩家入局,市场集中度逐渐下降。目前,智能门锁领域尚未形成绝对寡头的竞争格局,推测在技术和产品已经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生态将会是近年内的布局重点。
正如去年,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一样,未来1-2年内,智能门锁将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刚需产品,在千元价位段,门锁已经逐渐融合了可视门铃的功能,视频门锁将会成为标配。同时,可视门铃、智能猫眼、智能门锁正在走向融合。门铃产品安装简单,最容易普及,360去年推出的双摄可视门铃(主摄看门口、辅摄看快递),目前也是门铃产品的主要形态。而猫眼产品安装容易程度介于门铃和门锁之间,和门铃相比,具备室内屏幕,门外有人时可以直接通过屏幕查看,但是相比门铃价格也更贵,目前市场规模并不大。
传统安防产品仍然延续了原公共安防的产品形态,以前端摄像机+后端录像机的方式,需要相对复杂的走线、配置,虽然仍然稳定、可靠,但是在小微相对简单的使用场景中,性价比并不突出。此外,传统安防上云比例低,在基于局域网的本地安防系统架构下,实现数据打通的成本非常高。
对于云服务+芯片联合开拓市场的商业模式,这可以创造更加全面的智能门锁解决方案,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能够同时优化、协同创新,进一步提高智能门锁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此外,云服务企业和芯片企业可以共享各自的资源,包括技术、客户、市场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获得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技术和硬件支持。联合开发的方案也有助于降低智能门锁的成本,并且通过云端服务可以更快地上线和推广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
当前,智能门锁市场被大型企业主导,他们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多的资源和更广泛的渠道。这些企业深知用户数据的重要性,通常更愿意搭建自己的云服务。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他们往往没有能力自建云,这恰恰可以让他们有机会跟电信运营商之间进行合作。
在市场格局足够稳定和固化之前,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的生态联动和合作突围。智能门锁经过这些年技术和产品的推进和营销,即将开启生态角力的大时代。